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运动休闲》 > 2008年第6期
编号:11644143
三篇小论述说苏州轮滑
http://www.100md.com 2008年6月1日 《运动休闲》 2008年第6期
三篇小论述说苏州轮滑
三篇小论述说苏州轮滑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素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明清时期苏州又成为“衣被天下”的全国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誉称苏州为“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怎能想到,如今苏州不仅依旧山清水秀,安逸富饶,还和一种运动结上了不解之缘——轮滑。究其原因?还是让我们娓娓道来吧。

    苏州轮滑之传统篇

    苏州真往古时候说,算不上什么好地方。汉朝的司马迁把中国土地分成九个档次,苏州属于让人尴尬的最后,到了唐宋,经济开始起飞,于是天下财富数这地方最多,所谓“江南居十九”:到了明清,私家园林日盛,不出城廓而获山野之趣,绘画、雕刻、园林、诗词、昆曲、评弹、木刻年画等文化积淀造就了苏州人温文尔雅的闲恬心态和富足的小康生活。

    时光飞逝进入二十一世纪初,却不料传统的苏州人会将充满激情刺激与时尚飞炫的轮滑运动引入这个曾被称之为“女人的”城市。其实,苏州历史上也不乏阳刚之气,就拿近几年叱咤全球体坛的女举大力士陈艳青、羽毛球冠军张军、蔡彗等来说,危震世界,技压群雄,也足以说明苏州人强悍的另一面。速度轮滑从2003年进入苏州,一发而不可收,建场地世界一流、抓队伍顶天立地、办大赛精彩纷呈、搞培训铺天盖地,苏州轮滑已从全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也已从传统的苏州模式滑出新的城市活力。
, 百拇医药
    话说2003年底,轮滑运动作为国家体育总局向苏州推荐的运动项目,才刚刚在这座美丽的城市稍稍萌芽。原本2003年苏州将承办世界轮滑锦标赛,却因为非典的原因。直到两年后,苏州才与世界轮滑锦标赛结缘。但2003年注定是个苏州轮滑界和中国轮滑界必须铭记的年份。这一年苏州举办了全国轮滑锦标赛,这是苏州轮滑迈出的第一步。迟到了两年承办世锦赛的苏州,却“因祸得福”,拥有了推广和普及轮滑运动的时间。2004年的全国轮滑锦标赛中,苏州已经从原先的单单办赛转为既办赛又参赛,并且在比赛中,江苏队一下就拿到了金牌榜和总分两个第一名,这是苏州轮滑的又一次变化和飞跃。2005年5月11日,在亚洲轮滑锦标赛女子15000米的淘汰赛中。来自江苏省IVT轮滑队年仅15岁的女队员郭丹战胜了在该项目中的三届世界冠军得主、韩国名将吴孝熙,勇夺冠军,实现了中国速度轮滑史上亚洲冠军零的突破。在当年第20届全国速度轮滑锦标赛和第6届全国公路轮滑赛中,江苏队蝉联了金牌和总分两项第一。同年8月,苏州再次承办世界轮滑锦标赛,从某种意义上说,2005年是苏州的“轮滑年”。近几年,江苏轮滑队更是在国内国际多次比赛中,屡创佳绩,这些都与苏州已形成的浓郁轮滑氛围有关。
, 百拇医药
    如今的苏州,轮滑已作为一项传统赛事和品牌赛事,多次举办全国乃至世界规模的轮滑赛事更是苏州打响世界的一张王牌,已体育项目带动城市发展和知名度,苏州从轮滑中获益匪浅,同样轮滑也已扎根于苏州。

    苏州轮滑之现代篇

    任何体育项目的发展,都需要有足够的经济支持和现代的意识为保障。轮滑运动在苏州的发展,便是如此。按亚洲轮滑联合会主席、中国轮滑协会主席郭敏的话说,“苏州已经成为中国轮滑运动发展的一个样板。”

    有人说,传统的苏州观众没有热情,不够激情;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苏州是保守的,固步自封的,在改革开放面前,苏州人是博大的,富有魄力的。苏州人牛在哪里?一是善于规划,二是有富贵传统。

    好的规划莫过于九百年前的苏州再造,靠着人工造就了“水陆相邻,河街并行的”格局,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城市东面的由中国、新加坡合作的工业园区和城市西面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拔地而起,创造了东园西区、古城居中、一体两翼的城市新格局,苏州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
, http://www.100md.com
    同样,苏州轮滑发展也有着全面合理的规划。起步虽晚,但起点高、进步快,发展全面,苏州轮滑运动也完全踏准苏州现代化发展节奏,伴随着苏州经济的腾飞,创造出激情四扬的现代生活。

    在苏州,轮滑可以说是青少年们最钟爱的休闲运动方式。每到假日,很多6、7岁甚至4、5岁的孩子都会抱着轮滑鞋来到位于苏州运河公园的轮滑场学轮滑。“我喜欢这个,不上课的时候也会在小区里滑着玩,我们很多同学都会滑”,一个个小朋友们神采奕奕的诉说着他们对轮滑的热爱。

    从2003年开始推广轮滑运动以来。几年的时间里,苏州市已具有轮滑爱好者近万人,并建立了国际一流的轮滑场地,并连续举办了速度轮滑世锦赛、轮滑世界杯赛等重量级赛事。一股轮滑氛围随即在苏州迅速形成,在这里,学轮滑既是一件时尚的事,也是件简单的事。除运河公园的训练基地培训班外,苏州市设立了蓝缨学校、金阃外国语学校等10多个培训点,还将轮滑运动列为中小学生主要的活动推荐项目,使之进一步在学校里得到广泛推广。将培训送到广大青少年身边去,在这样一种思路和整体氛围下,轮滑成为苏州青少年的最爱,也就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了。
, 百拇医药
    高瞻远瞩的规划推广、强大的经济后盾、良好的运动氛围、国际一流的硬件设施。一面和学校运动相结合,在广大青少年中大力推广;一面和苏州的环太湖体育圈建设结合,将旅游、度假、休闲都融入其中,如今,轮滑和苏州已是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苏州轮滑之休闲篇

    但凡苏州人谈起轮滑,无不眉飞色舞、如数家珍,仿佛个个都和轮滑有缘分似的。街头巷尾蹒跚学“滑”的爱好者,回家缠着家长想“滑”的稚嫩学童,训练场上勇于尝试各种耍酷动作的矫健身形,比赛过程中海燕般滑翔的身姿随处可见。苏州人特别是青少年对轮滑的热情决不亚于任何一样竞技项目和休闲运动。

    在法国,2000万人口中就有500万是玩轮滑的,占了总人口的四分之一,甚至他们的警察都穿着轮滑鞋执勤。苏州的轮滑人口虽然和法国比有很大差距,但有有些数字可以说明问题,2006年轮滑世界杯赛环太湖马拉松赛21公里半程马拉松赛参赛人数达到了1500人,业余选手跟滑的近万人,这充分说明,轮滑已经在苏州扎根并发展起来了。
, 百拇医药
    和苏州昆曲的“水磨腔”一样,苏州是一个融合力很强的城市。苏州人的含蓄与激情、崇文与创新并举,其中又不乏自得其乐、悠哉优哉的休闲心态,苏州人同样把参与轮滑运动中的休闲娱乐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以轮代步的身影、自由式轮滑的刺激与新兴旅游的休闲特质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乏休闲娱乐的运动创意。

    薛家父子可以说是苏州众多轮滑爱好者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个事例。儿子薛智方今年才9岁,却已有6年的轮滑经历,而且成绩骄人。2005年,获得由江苏省体育局举办的六省一市8岁以下、500米速滑比赛第2名,2006年获得徐州市轮滑比赛第明。在彭城广场,总能看到这个小家伙穿着轮滑鞋,戴着防护装备,不停地做出单脚滑、倒滑、划S形等高难动作,穿着轮滑鞋快速地从时尚大道楼梯跑上跑下,让人担心之余更有些羡慕。

    父亲薛立接触轮滑更实际已有20多年。1毛钱能玩一小时,拥挤的环境,铁滑轮在水泥地上发出刺耳的噪音……当年简陋的溜冰场,让薛立掌握了高超的技巧。每天早晨,父子俩都会出来小“滑”一段,从家一路到彭城广场,然后再回到家,成了他们雷打不动的锻炼程序,也同时成了路上道独特的风景线。

    苏州轮滑的发展已经从当初的纯青少年的桎梏中超脱出来,中年人、老年人的热情毫不逊色于青少年,轮滑比赛融专业运动员、业余选手、社会家长共同参与的正式比赛和趣味娱乐同步发展,创造出新时代条件下轮滑发展的全新休闲之路。, http://www.100md.com(佚名)